close

94年7月讀者文摘做了一份亞洲八國的父母評比大調查,結果台灣的父母表現被評為八國之末,而為更瞭解學校之外的另一個教育現場:「家庭」,天下雜誌亦於94年10月做了「家庭教育大調查」(樣本數:家長662份,學生1316份,老師330份),發現以下台灣家庭生活的現象:

ㄧ、為不輸在起跑點上,「補習」為放學後的生活寫照

近7成國小中高年級的孩子,課後會上安親班或補習班;有2成的孩子,每天在安親班或補習班的時間,超過3小時以上。而超過5成的孩子不喜歡上安親班或補習班。

二、家庭相處,時間充裕,內涵貧乏

近6成的家長每天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有4小時以上,親子共處時最常從事的活動是:3成5的小孩說看電視,近2成5的家長說做功課;親子每天說話的時間以半小時以內居多,且聊天的話題都是以「學校課業」和「學校生活」為主,但孩子最想和父母聊的卻是「心情和情緒」。

三、家庭教育--想要與需要的落差

面對實際強調升學、成績的教育環境,及學歷至上的社會文化與價值觀,父母與孩子皆充滿矛盾與焦慮,如家長認為家庭教育最該培養孩子的前三項能力分別是:養成生活自理的能力、品格與價值觀、及與人相處的能力,但花最多精力時間處理的仍舊是「課業升學等競爭力」的問題。孩子最希望和爸爸媽媽分享的是「心情和情緒」,可是最希望爸爸媽媽幫忙解決的問題還是「課業升學」居首。

四、老師不滿、家長求救

超過7成的老師不滿意家長的家庭教育,近7成5的老師認為家長把家庭教育的責任都交給學

校老師。老師認為「時間」是家長最大的困難,而父母最需要改變的是:多點時間和孩子相處、

改變親子教養方法;超過8成的家長,不滿意政府對家庭教育提供的支援。父母認為在從事家庭

教育上最大的困境是:無法理解小孩的心理、不知道怎麼教、不懂管教方法,及電視、媒體的不

良示範和干擾。

親子關係是彼此一輩子的支持與溫暖,壞的親子關係是一輩子的遺憾與怨恨。基於以上的家庭現況,呼籲父母把經營家庭關係、親子關係,當成比工作更重要的課題來「學習」。因此,重新教育父母,裝備他們教養新時代兒女的能力,乃當務之急。

資料來源:

臺北縣「新家庭運動—幸福家庭123」實施計畫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ssica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